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江南物流 张学刚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35%。根据阿里巴巴网商研究预测,未来五年电子商务还将以20%多的幅度高速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认真研究我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情况和对策措施,推进该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对推动和加快创新驱动经济强县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当前我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三热三冷”。一是民间热官方冷。目前从事生产经营的商家、企业对开展电子商务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期待。而政府部门或领导干部对电子商务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二是县城热农村冷,因县城人口集中基础设施相对好,商业较发达,服务业较完善,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员大多在县城,而农村受观念和各种条件制约、信息不畅,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员较少。三是年轻人热,普通人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员冷。由于电子商务是新的商业模式,受观念、年龄、环境、自身素质、见识、政府引导等因素影响,接受电子商务过程较慢、较长。
(二)行业规模小,从业人员少。我县电子商务产业刚刚起步,从事电子商务的个人和企业,总体规模不大,从业人员粗略估计约几百人。
(三)货源渠道狭窄。我县土特产品以生鲜蔬菜为主,包装食品种类不多,快捷方便消费品生产企业也不多,适合在网上广泛销售的商品不多,其产品相对分散,知名度不高,缺乏包装和宣传,没有产业优势和竞争力。
(四)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差,缺乏服务平台,专业人才匮乏。精通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少,企业养不起,且又没有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不能为网商提供咨询、培训、帮扶等服务,也没有专门的管理服务部门,网商各自为战,互不相通,靠个体自行摸索发展,无法得到有效的扶持和技术帮扶。
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策扶持缺乏。我县网商特别是一些有潜力的网商,还不能在人才、资金、技术、场地等方面得到政府、社会的有效支持,我县的电子商务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制定和落实。二是行业发展的合力尚未形成。我县各界特别是决策机构和部门没有形成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理念和方向上的共识,政府部门、网商、大众创业者之间沟通不畅,造成资源浪费,导致电子商务始终处于相对无序发展状态。三是宣传引导不足。主流媒体对电子商务方面报道和宣传不多,聚焦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氛围尚未形成。
二、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政策支持引导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引导推动行业和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从提供生产性电子商务服务起步,深化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的有机融合,形成生产领域与商贸流通领域有机融合的电子商务产业链条。将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产业予以重点扶持,一是尽快出台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电子商务的产业地位、发展原则、主要目标和任务。二是尽快出台我县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意见,涵盖配套体系、政策环境和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二)注重政府引导发展,形成合力。一是合理布局。要结合传统实体产业集群分布,科学布局网络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地已经形成的各种优势,加大力度吸引外部资源,拓宽合作渠道,使其成为当地各方主体努力的重要方向。二是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优化有形市场的公共环境,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三是破除融资难。继续加大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电商的金融支持力度,制定合理而有效的贷款和帮扶方式,重点解决中小电商的发展困境。四是培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为将我县优质农产品打造成畅销全国的“网货”,建议我县聘请品牌培育专家,对我县历史、文化及相关企业进行充分调研,评选出“品味南皮”作为南皮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并设计包装好御膳窝头、金庄西瓜、王寺雪桃、南皮彩麦、火龙果酒等多款产品为进入公共品牌的产品,政府信用为背书,向外整体推介我县的特色农产品。
(三)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培育。政府需要引进高层次电商人才去引领产业发展,去培育健全的市场。企业需要引进技术人才去真正实现交易网络化,真正实现产业链的电子化。要加快电子商务人才培育,支持高校开设电商专业,鼓励发展专业培训机构,创办青年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一座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四)强化对电子商务产业的宣传引导。一是推荐并宣传一批成功的电子商务应用示范企业和优秀网站,不断扩大示范效应,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二是有效发挥各类媒体、协会的作用,组织各种类型的论坛、讲座,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交流,为电子商务发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三是加大电子商务整体形象宣传,提升全县电子商务影响力。
提案答复如下:
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关于南皮县政协九届四次会议102号
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张学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关心和关注。电子商务工作是提高县域经济水平生活质量、激活区域产能的有力抓手,我县高度重视电商尤其是电子商务的相关工作,2016年成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在搭建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物流体系、人才培训体系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有意向跨境、工业品电商方面进行倾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我县电子商务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成立组织。
南皮县委、县政府对电子商务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政协主席为常务组长,43个县直单位和9个乡镇参与的推进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电商办。各乡镇也都成立了以乡镇长为主任的乡镇电商办。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分管的县领导对电子商务工作一周一调度、半月一总结,及时解决电子商务推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逐步夯实电子商务工作的组织基础。同时县委考核办印发了《南皮县电子商务工作考核办法》,并计入乡镇领导班子和科级干部实绩综合考核总分。
(二)统筹规划,政策先行。
我县坚持电商发展“顶层设计”先行的原则,制定了一系列电商发展规划及制度,为电商科学有序发展打牢基础。聘请安徽半汤商学院电商专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南皮县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报告》,县里还出台了《南皮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南皮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资金使用方案》、《南皮县电子商务进农村资金与项目管理制度》、《推行农产品网络流通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和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南皮县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秩序监管办法》、《南皮县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制度》等系列文件,确定了全县发展电子商务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激励措施,明确了相关单位职责和工作责任,为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障。
(三)健全体系,引入平台。
一是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县政府投资近600万元改建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中心培训室长期免费开设电商技能培训班,学员随到随学,学会为止。乡镇电商服务中心与乡镇电商办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主要承担组织培训、网销产品挖掘培育和村级电商服务站管理等任务。全县312个行政村都建立了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服务站可以实现代买代卖、快递收发、缴费金融等服务功能,从而形成了功能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健全了电商物流配送体系。改造建成了南皮县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了王寺、大浪淀、潞灌三个乡镇的乡镇物流站。物流中心整合了“三通一达”、百世等五家快递企业,规划了十条配送线路,现各条线路已全部开始运营,快递实现了次日达村,打通了全县电商的“最初和最后一公里”。三是健全电商培训体系。以南皮职教为电商人才培训、孵化基地,依托新农人、英才、半汤商学院等电商培训机构,在全县建立了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电商培训体系。通过定点培训与进村入户、进企业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对有意向从事电商的人员进行培训,普及电商知识,提高实战能力,2019年共开展各类培训班600余期,合计培训机关干部、电商创业者、农民、残疾人、妇女等11944人次,其中线上开展线上培训98场,培训7294人次,线下开展544场,培训4650人次。
(四)培育电企,激发活力。
引导本地企业线上发展转型升级和培养本地化的农村电商服务队伍是发展县域农村电商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是引导本地企业进行电商转型。积极引导本地大型商贸企业天宏集团进行互联网化转型,在自建移动端网上商城的基础上,促成其与全国知名的农村电商平台乐村淘达成合作关系,大力推动“线上”抓商机,“线下”促转型,乐村淘的加入,进一步活跃了我县农村电商市场,成为县域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的又一有力抓手。二是组建电商协会,促电企抱团发展。三是金融对接,助力发展。南皮农行等五家银行协商推出更多适合电商创业需求的金融产品,为我县电商事业的发展助力。四是培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为了将我县优质农产品打造成畅销全国的“网货”,我县聘请品牌培育专家,在对南皮历史、文化及相关企业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评选出“品味南皮”作为南皮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并设计包装了御膳窝头、金庄西瓜、王寺雪桃、南皮彩麦、火龙果酒等十五款产品为第一批进入公共品牌的产品,以政府信用为背书,向外整体推介南皮的特色农产品。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您在提案中阐述了我县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遇到的困难,并提出了加速我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意见和建议,非常全面且富有建设性和针对性,与中央、河北省的要求及沧州市委、市政府、南皮县委、县政府正在采取或即将采取的措施是高度吻合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提案意见为指导,推进我县电子商务工作持续加码、精准发力,并认真落实国家、河北省和沧州市各项相关政策措施,让农村地区的广大群众能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这个工具,创业、致富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关心关注我县电子商务的发展问题,为我县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0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