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公安局薛吉祥
近年来,随着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通信技术越来越发达,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电话以及网络社交工具疯狂从事诈骗活动,并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成为一种社会公害。电信网络诈骗以电话、网络、短信多种形式存在,诈骗数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公共wifi的增加和网络支付方式的便捷呈逐年增加趋势,对群众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防不胜防。
一、电信诈骗发案情况
据公安机关统计,我县2018年全年共发电信诈骗案件37件,2019年起呈大幅增长态势,发案数达110余起,2019年发案数为2018年的3.2倍,且涉案金额巨大,达400余万元。电信网络诈骗频发,给群众造成经济财产和精神损失,直接影响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2019年8月,我县大浪淀乡一群众通过微信聊天,误入他人骗局,被骗30余万元。为防止此类案件再次发生,不仅需要加强公众防范意识,更需要有关部门拿出“刮骨疗毒”的决心与力度,重拳出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电信诈骗高发的主要原因
经调研,电信诈骗案件频频发生,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受骗者普遍存在“贪便宜”心理。发送含有“奖金”“红包”类非法链接的短信,是犯罪嫌疑人实施诈骗的常用手段,他们利用受骗者贪图便宜的心理,精心设置骗局,引诱受骗者进入设定好的圈套,最终导致钱财被骗。
(二)个人隐私保护意识还不够强。车票、快递单、扫码领奖品、房产登记、银行卡信息登记,都包含个人身份信息及电话信息,如保管不妥当,极有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
(三)职能部门监管力度还不够强。目前仍有一些电信运营商为开拓市场,在贯彻执行政策实名制时存在实名制落实不力、相关监管措施不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骚扰信息、垃圾信息、诈骗信息泛滥。
(四)公安机关对黑色产业链打击成效还不明显。电信诈骗高发的背后,是贩卖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作祟。一是接触到数据的工作人员泄密。二是黑客入侵目标获取数据,三是提供服务的第三方获取数据后泄密,通过以上三种方式可以轻易购买到特定人群的人信息。虽然公安机关对此类黑色产业露头就打,但在打击成效上还不够明显。
(五)宣传教育还不到位。打击不如防范,而最好的防范是宣传。目前,我县防诈骗宣传工作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大多停留在展报上、手册上,接受宣传教育的群众少,真正入脑入心的群众更少。
三、提出如下建议:
电信网络诈骗发案逐年增长,与其隐蔽性、多样化、跨地域的特点不无关系,同时也暴露了政府管理、司法手段、社会监督的缺失。为此,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加强诈骗源头治理。电信诈骗是通过电话、短信等以通信网为诈骗通道实施的诈骗行为,电信部门要加强对违法短信、不明来源的电话及违法网站的监管,对群发量巨大的短信内容进行过滤检查,通过屏蔽技术切断违法短信、网站传播渠道。严格规范对“一号通”“400”等重点电信业务市场的管理。同时,建议建立由电信部门或公安部门牵头的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和整合各部门工作职责,形成打击合力。
(二)加强对运营商和银行的监督。针对改号的诈骗电话,运营商要集中研究、拿出技术手段进行杜绝,尤其是对境外电话改号、网络电话改号等手段进行杜绝,加强技术甄别。银行要进一步加强银行卡实名制的验证机制,对于未经实名制验证的卡不予开通电话、网络转账功能,对已实名的卡定期复验,杜绝倒卖和出售银行卡、冒名开卡、用遗失的身份证开卡的现象,加强境外转账审核手续。
(三)加大对泄露信息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建议公共服务领域,尤其是教育、医疗、金融、房产、车辆等相关业务办理时,个人信息应采取部分显示的方式,防止工作人员盗取客户信息;加大对搜索平台、网络社交工具运营方违法泄露个人信息的惩处力度,形成震慑。
(四)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防诈骗宣传要更及时、更有效、更全面。青少年人群社会阅历少,老年人人群缺乏新知识与警惕性,是诈骗团伙的首选目标,建议把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宣传内容,列为进学校、进社区法制宣传的重要内容,依托学校、社区强化对青少年、老年人等易被骗群体的宣传教育,防范为先。
提案答复如下:
南皮县公安局
《关于进一步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建议》第135号提案的答复
薛吉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电信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具有针对不特定人群,采取非接触方式,诈骗手段不断更新且不易识别的特点。近年来,我县电信诈骗发案呈逐年增长态势,群众损失巨大。对此,南皮县公安局将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在防范、打击、宣传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能力和水平。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针对电信诈骗案件多发、侦办难度较大、民警办案经验不足等问题,南皮县公安局组织专业队伍破题攻坚。今年4月份,局党委在刑警、治安、网安、情报等警种抽调9名业务骨干,组建成立南皮县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同时依托网安大队又成立了合成作战室,斥资30余万元购置专业装备,迅速形成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合力。对发案情况,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局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推动案件侦办工作。
二、重拳出击,严打电诈犯罪。对群众深恶痛绝的“电信诈骗”犯罪,南皮县公安局一方面集中警力,打合成战。2020年7月,辖区群众李某通过投资平台被诱导诈骗13万元,接报案后,南皮县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民警围绕该平台迅速展开侦查,运用科技手段,在上万条数据信息中筛选真实有价值的线索,历经2个多月的昼夜奋战,终于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信息,并远赴广东惠州将其抓获归案。另一方面是深挖线索,打歼灭战。2020年5月,辖区群众王某在网上刷单被骗近20万元,南皮县公安局接报案后迅速成立专案组,先后动用30名警力赴广东、福建等地调查案件线索,通过4个月的层层剥茧,沿线深挖,最终于9月29日将3名犯罪嫌疑人在福建抓获,查扣了改造过的手机、u盾、银行卡、手机多卡器等大量作案工具,彻底捣毁了网络诈骗团伙。据统计,仅今年以来,就已破获电诈案件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1人。
三、强化宣传,提升群众防范能力。破再多案也不如不发案,南皮县公安局采取三项措施,对防范电信诈骗进行广泛宣传。一是宣传方式多样。创建公安大喇叭,采取“传统+科技”的方式,赋予传统的大喇叭新的生机与活力,定制防范电信诈骗常识,全县312个村同时收听,做到广播宣传无死角全覆盖。另外,南皮县公安局在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账号上宣传反诈知识126次,群众反响比较强烈。二是开展主题日宣传。9月14日,南皮县公安局网安大队组织5名民警在信和商厦广场开展“国家网络安全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数据安全管理、个人信息保护以及反电信诈骗等相关法律常识和反诈知识,受众群众达500余人。据统计,主题日宣传活动已连续开展5年。三是开展集中宣传。2018年以来,南皮县公安局先后组织开展7次大型集中宣传活动,组织警力400名分成数十个宣传小组,深入城区、乡镇、乡村进行宣传公安工作,征集违法犯罪线索,活动中共制作反电信诈骗宣传条幅110副、防范电信诈骗常识6万余份,《南皮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致广大群众的一封信》2万余份,群众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得到大幅提高。
南皮县公安局
2020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