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
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县政协委员、建发面粉 崔芳芳
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解决好贫困群众就业问题非常重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各种方法保障贫困群众就业。
二、我县目前的贫困及帮扶现状
我县有312个行政村,其中有84个贫困村,贫困户2293户,贫困人口5457人,其中技能劳动力4人,普通劳动力1438人,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1830人,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407人,无劳动能力1778人。技能劳动力占比0.07%,普通劳动力占比26.35%,弱劳动能力或半劳动能力占比33.54%,无劳动能力占比40.04%。
基本帮扶政策:1、可利用扶贫资金入股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享受入股分红;2、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政策;3、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可领取基本养老金;4、适龄学生可享受免学费、免住宿费、免教科书费、提供助学金等教育救助;5、劳动力就业或创业可免费享受就业指导、创业介绍等服务;6、可免费参加各类实用技术培训;7、60周岁以下,有创业意愿并符合基本贷款条件,可享受5万元以下小额贷款优惠政策;8、低保贫困户,可每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待遇,五保贫困户,可享受“五保金”待遇。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贫困劳动力中技能劳动力占比不到1%,99%以上都是没有技能的普通劳动力和弱劳动力或半劳动力。因此,没有产业就无法解决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尤其是那些弱劳动力和半劳动力。仅靠这些基本的帮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很难实现共同富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做好产业扶贫是一项关键性举措。
三、如何做好产业扶贫
一是多方联动,多措并举。产业扶贫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政府给政策,法治给保障,金融给支持,企业当先锋。因此要积极引导各方面力量来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围绕解决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来着力做好金融扶贫、技术扶贫、帮带扶贫,系统地推进精准产业扶贫,为贫困户增收夯实基础。
二是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由于贫困户所处位置,经营能力不同,人力、物力资源也就不同,脱贫需求不尽相同,所以在安排产业扶贫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有针对性的实施产业扶贫。对想发展产业而无劳动能力和技术的,还可以通过村级组织协调,找其他有能力的人或企业帮助其发展某种产业。
三是受益精准,保障精准。要找准特色产业为脱贫增收的结合点,将产业发展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衔接起来,通过股份制、合作制,土地托管,订单帮扶等多种形式,建立贫困户与产业发展间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人口分享产业发展。
我们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重要作用,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因地制宜,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对路的政策,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扎实的行动量身定做,靶向治疗,对症下药,千方百计让富民产业红火起来,让贫困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彻底拔“穷”根,栽“富”根,开“富”路。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根本问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