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企业发展转型升级之路

李志远
2021-04-22

五金企业发展转型升级之路



县政协委员、致远汽车制造 李志远


南皮是全国知名的五金机电之乡,全县拥有五金机电企业4700余家,产品达15000多种,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家电、通信通讯、机械制造、电力光伏等诸多领域。南皮先后被认定为“中国五金机电产品生产基地”、“中国五金机电产品进出口基地”、“中国五金机电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

一、南皮五金产业现状

五金机电产业是南皮县的特色主导产业,依靠雄厚的工业经济基础,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我国北方重要的五金机电生产基地,2018年,实现五金机电产业营业收入198亿元,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

但产业层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成为制约产业实现长足发展的“瓶颈”。 南皮县五金机电产业的特点是“小规模、大群体”,企业数量虽多,但绝大部分都属于中小企业,资金实力不足,高科技人才匮乏。

二、南皮五金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经营主体规模小,经济效益较低

产业集群必须具有一定规模,才能发挥集群体的外部规模效应,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与集群中每个企业的竞争力。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且各自为战,限制了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使产业集群经济效益低下,竞争力不强。

(二)缺乏创新的动力,制约着产品档次的提高

一方面,南皮五金产业有部分企业是为工厂做配件供应,而且是长期形成的合作伙伴,产品不是面向市场,而是仅仅服务于他们的合作伙伴。一旦他们服务的对象出现了问题,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没有了销路。另一方面,优于创新投资风险大,为了减少研发投资成本,一些企业甘愿长期为大企业做加工,使得产品利润小,竞争力弱。

(三)产品缺乏整合,缺乏自己的品牌产品

南皮五金企业大多数各自为战,成套产品输出不够,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缺乏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企业靠自己原始积累来扩大再生产,跟进速度慢,产品总体上对外开放水平不高。

三、促进南皮五金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企业要想走得更稳更远,必须加大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力度。这要求我县五金企业在产品研发上有所创新,才能形成良好的竞争力,我县五金机电企业应通过采取自主培育研发团队、全面升级管理模式、加大设备更新换代等多种措施,从而推进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更新使用智能科技生产线,数控冲、铣、切等先进设备以及各类先进的加工中心,促进生产制造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二)更新发展观念,健全发展机制

五金机电产业转型升级,观念转变是前提。以质为本,把产品安全摆在第一位,控制好产品的品质,让消费者用的安心,改变传统的“以低价致胜”的观念,才能确保企业在优质优价、优胜劣汰的行业洗牌中存留下来,促进企业的正常发展。从原料采购到出货检验,五金企业应对整个流程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通过生产自动化为产品的质量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三)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企业人才管理的转型升级,随着五金行业的发展,弊端也不断出现,尤其是人才问题,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招工难”。众多五金企业的就业岗位急需大量的营销人员、技术人员、普工。企业间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管理机制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是五金企业实现人性化、现代化的管理的持续发展之路。

(四)提高区域品牌影响力

企业要想存活,有话语权,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品牌形象作为当今市场竞争中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实现转型升级、抢占市场先机的动力,更是一个企业长久发展的脊梁,五金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挺起脊梁,品牌升级是关键。企业的品牌形象的升级,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知名度,支撑整个企业的发展成为行业中真正的品牌。

作为从事五金机电行业的一员,我们应进一步擦亮品牌,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宽广的视野,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资源开发,推动我县五金机电产业向全产业链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实现南皮五金机电产业发展­­由“量的扩张”到“质的飞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