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缩小大浪淀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大浪淀乡顺华钢锉厂 李道顺
一、基本概况
大浪淀水库于一九九七年建成,是河北省第一座平原水库,属大II型水库,总投资2.8亿元,蓄水面积16.738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量1.003亿立方米,每年可向市区供水8121万立方米。大浪淀分为东西两淀,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南皮占西淀大部分,面积 26平方公里,水库水源近期为“引黄济冀”的黄河水,每年 11-12月份山东位山三干渠提水,经清凉江、南运河、代庄引水渠等进入大浪淀;补充水源为“王大”引水工程的保定王快水库水;远期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长江水。
大浪淀水库保护区划分工作于2000年进行,并于2009年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保护区如下:
一级保护区范围包括水域和陆域两部分,水域为:水库整个水域、引黄输水河道(清凉江马村东南至八里庄段、清运连通渠、南运河桑园桥至北陈屯闸、代马引水渠等),陆域为:大浪淀水库防浪墙至渗沟的陆域,输水河道沧州境内段大堤及大堤内陆域,一级保护区总面积17k㎡。
二级保护区:水库截渗沟以外1000米内的陆域、输水河道沧州境内段大堤外1000m内的陆域、水库供水管道中心线两侧5米范围,总面积20k㎡。一是对保护区内现有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全部关闭,分散式畜禽养殖废物全部资源化利用或搬迁关闭。二是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严禁新改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现有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全部拆除或关闭。
二、水源保护区对当地农村的影响
对农业的影响:据统计,2018年,受灾农田为1176.09亩,(其中:玉米953.16,苜蓿98亩,因长期积水无法耕种的124.93亩);2019年受灾农田为1190.09亩,(其中:玉米747.16亩,棉花112亩,因积长期水无法耕种的330.93亩)。两年合计涝灾、绝产农田2366.18亩,(其中:玉米1700.32亩,棉花112亩,苜蓿98亩,因长期积水无法耕种的455.86亩)两年直接经济损失232.658万元。
受水源保护区的影响,我乡共关停44家企业,其中,马四拨村22家、杨庄子8家、叶三拨5家、五拨台1家、于十拨2家、白小庄1家、白吉屯5家,企业搬迁至外村,重新租赁厂房、接送工人等费用导致整体运营成本增大,很多企业效益下降,个别企业面临倒闭风险,我乡整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三、目前对水源保护区的经济补偿
由于受到水源保护区的长期影响,涉及保护区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村集体收入较少,发展前景空间不大,村民的年人均集体分配收入较低。水库对环淀各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环淀补贴(同低保数目)。2020年大浪淀水库对沿岸叶三拨村、马四拨村、白吉屯、白小庄等村受灾土地进行流转,但对关停企业上级各部门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四、关于缩小大浪淀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的建议
1、大浪淀作为一座地上水库,其中代马引水渠渠道为引水渠道,不承接当地沥水,无排沥功能,设计引水水位高于周围地面,引水渠两岸均有筑堤,其中左岸堤顶为沥青路,左岸堤顶宽度4.24m-10m,右岸堤顶宽度 0.83m-8.5m。渠底高程为4.02m-6.82m,宽度为 11m-19m,水库主体和引水渠两侧水位明显高于周围,环水库企业对引水渠水源不存在实质性的污染。
2、大浪淀水库为沧州市饮用水源,2019年开始引水渠
常年蓄水。由于引水渠水面高于两侧耕地,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特别是汛期使引水渠附近农田内有明显积水不能下渗,造成农作物涝灾、绝产。
3、作为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四大干渠之一,石津
干渠的主要任务是向石家庄市、衡水市、沧州市及其周边市、县供水。石津干渠保护范围为两侧50—300米,而大浪淀引水渠两侧保护范围却为1000米,建议参考石津干渠缩小保护区范围。同时,对在保护区内开展的无污染投资项目给予政策优惠、税收减免和科技力量的支持,吸引更多的符合条件的企业到水源保护区内投资,提高保护区内土地的价值,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4、2019年12月1日,河北省水利厅在石家庄市主持召开《南皮县2020 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李家岸-位山(潘庄)连通代庄引水渠防护工程项目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合规性审查会。2020年5月7日, 沧州市水务局在石家庄市主持召开了《引调水工程配套与维护——李家岸- 位山(潘庄)连通代庄引水渠防护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审查会。根据专家组审查意见,报告编制人员对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完成了《引调水工程配套与维护——李家岸-位山(潘庄)连通代庄引水渠防护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目前工程已经开始施工,主要对两侧引水渠进行衬砌加固、岸边防护等,实现提高渠道输水能力,减少输水损失,避免水质污染、保障输水安全的目标。通过修建后引水渠两侧1000米内企业恢复生产后对水资源更加不会形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