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打造特色乡镇的建议

李晓军
2021-04-23



关于我县打造特色乡镇的建议


县政协委员、县税务局 李晓军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特色乡镇建设工作,现对我县建设特色乡镇,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如下建议:

一、特色小镇在城乡建设中的独特意义

当前,城镇化建设的成效已逐步显现,社会经济发展稳健,但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我县城镇化建设的长期性与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改善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解决缓慢,产业支撑相对乏力,经济发展缺乏后续力等。特色小镇的建设,对我县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现代化新农村的打造中,将会起到缓解突出矛盾、增强发展后劲、丰富发展内涵的独特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我县乡镇建设多功能配套不全,各类设施不完善,商业不发达,周边环境差等缺陷,与群众理想中的居住、生活状态相差较远。打造特色小镇的建设,真正让群众感受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二)壮大实业,提升地方经济实力

我县是五金之乡,通过机械制造、加工、贸易产业链拓展空间广阔,充分发挥优势,不只是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强乡镇的发展后劲,进而提升我县整体经济实力。

(三)提升旅游品牌,繁荣现代服务业

我县依托当地农产业,大力发展旅游经济,通过建造采摘园、民宿村等特色旅游项目,振兴农村经济,坚持生态发展中起到助推作用。各乡镇建如能建设成特色小镇,将使目前的生态物质游,向生态文化游延伸,从而增强我县旅游业的活力和内涵,并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全面繁荣。

二、特色小镇的打造原则

(一)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

小镇的魅力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因此,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南皮历史悠久、文化繁荣,是清朝重臣张之洞的故乡,可以依据名人效应为主题打造特色小镇。保持风格的独特性。不同区位、不同模式、不同功能的小镇,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都需与其产业特色相匹配,一镇一风格,不重复、不趋同,确保特色的唯一性。

(二)重视功能配套基础建设,赋予小镇生态旅游功能

与传统小镇相比,特色小镇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同时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贸易、休闲、度假的场所。因此,从道路、交通、环境、建筑风貌,到功能布局、各类设施,从休闲、娱乐,到餐饮、商贸,在充分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外,一切要从打造生态旅游小镇的思路出发,精心打造,务显“特色”,使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小镇赖以发展的产业之一,为小镇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三)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点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是标新立异,不是政绩工程,其根本目的是为改善民生。小镇的发展模式,不但要服务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更要为百姓生活谋利益。由于特色小镇一般选择远离现有繁华城镇,因此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都要服从于人性化的设计。只有把改善群众生活作为打造特色小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才能体现小镇打造的真正价值,创造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生新农村。

三、特色小镇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提前规划、系统设计

坚持规划先行,强化规划指导。规划是发展的蓝图、行动的准则、工作的纲要。建议我县借鉴经验,遵循全域规划、全域整治、全域建设的理念,做好各特色示范镇内的基础设施、景点设计、民居修缮、立面改造、村庄绿化和特色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通过规划的引领、规范和指导,使特色小镇建设有序推进。

(三)政策护航、创新投入方式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统筹整合资源,推进项目建设。特色小镇的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要确保特色小镇建设的高效、有序开展,必须有政策护航并实现机制创新;特色小镇建设投资巨大,政府必须广辟资金渠道,改革现有投融资体制;建议在政府参与的基础上,谋求战略性合作,鼓励各类企业、个人及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