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针对性的培养符合南皮五金机电人才的提案
县政协委员、南皮镇穆三拨村 王 伟
一、基本概况
南皮素有“北方五金机电之乡”的美称,五金产业经过几十年的长足发展,群体优势和规模优势日益凸显。进入21世纪,随着原材料价格、财务成本、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涨,五金行业面临着严峻考验。我县的五金行业发展现状是企业管理方式落后、竞争无序、产品科技含量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差,高新技术人才缺乏,整个行业进入了一个高成本运行的阶段。
二、南皮五金机电制造业技术构成的演变
机械类技术构成:
第一代:土生长的老师傅,靠个人才能和经验生产。
第二代:老师傅带出的学生,有些扎实的功底但局限于普通工艺制造。
第三代:新生代结合现代知识与传统工艺结合,但技术含量低。
电气类技术构成:
第一代:懂串、并联的电工师傅。
第二代:接触一些简单的电气类机械。
第三代:很少科班生参与的电气结构,有系统学习但没有结合当地电气类机械的专项应用。
三、当前现状
1、模具制造:五金制造业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企业发展盈利只能向技术高端化、标准化要效益。
2、电气自动化机电维修:南皮多家大型企业均引进先进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高效节能省工省力,但稍有问题导致整条产线停产,只能等厂家派技术员维修指导。
3、技术拓展创新及人才引进:当地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少且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很少有研发型人才加入当地企业。
企业想树立自己的品牌,拥有更多的市场,人才是竞争的关键。企业的高速、高质、长久发展离不开技术的革新,技术革新离不开专业人才的输入。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了高科技人才,企业就拥有了市场,无论从管理、研发、策划还是销售角度来说都是如此。人才投入已成为企业各项投入中最为关键、最有力的一种竞争方式。大学生选择技术类专业的越来越少且技术质量及对口专业程度低。而南皮五金行业高新技术人才缺乏成为制约五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几点建议:
开办符合南皮当地经济的技术类专业培训班强调实用性、专业性、针对性。
1、各大企业推荐年轻优秀技术骨干组成学习小组,由县政府引进大型企业技术人才或技术类学校导师定期任教。
2、对高职称技术人才入驻南皮企业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3、积极与各技术类学校对接并与学校签订人才引进协议,让学校培养符合南皮五金机电特色的人才。
4、组织各企业技术类人才参加技能提升考核,并拿到国家认证的技术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