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之初
创业之初,前进道路曲折。2009年以前,昝丙寅在村里的小工厂里打工,从钳工学徒工做起,负责冲床磨具的设计工作。可工资少,养家糊口颇感吃力。2009年,他萌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他四处联系活儿,给人做来料加工,或者做贴标代工。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生意红火,引来了投资合作伙伴,但好景不长,合作伙伴与他分道扬镳,他的小工厂处于停滞状态,他得重新寻找商品和市场。2012年,昝丙寅到衡水考察医疗器械市场,小小的艾灸盒一下子钻进了他的心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但仔细了解市场后,昝丙寅发现市场上的艾灸盒绝大部分由南方人生产,但以当时南皮现有的技术计算成本,要远高于这个市场价。他找到穆三拨村一位做电镀的好友,俩人同吃同住,反复试验电镀所需化学药剂的成分和比例,往返北京、天津等地实验室做盐雾试验,最终用了一年的时间试验成功,他将电镀成本降至最低,小小的艾灸盒做成了。
“艾”之梦
努力拼搏,梦想终将实现。2013年,昝丙寅趁着互联网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通过电商平台将小小的艾灸盒发往全国各地,随后几年,他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拿下了多个外观设计和使用专利。从此,昝丙寅有了自己的企业,连续四年每年新建一座工厂,至今共有约130名工人,平均日销量5万个,其中网售占据80%。现在他的2个店铺在电商平台行业领域内排名前十,在全国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艾”之火
星星之火,点亮古城公益。昝丙寅成功后,却格外关注贫困学生、脱贫困难户和残疾人。他把产品的打包胶带换成了成本高于普通胶带10倍的“宝贝回家”希望胶带。他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资助了52名贫困学生,又与南皮县扶贫办取得联系,将产品送到幸福院的车间,建档立卡贫苦户计件组装能挣些零花钱。得知一些残疾人靠直播带货增加收入,他便将产品以成本价提供给贫困户,并无偿替他们邮寄货物。疫情期间,他先后向南皮县医院、中医院捐赠10多万艾条用于防疫。富而思源、富而思进,不忘初心使命,积极回报社会,昝丙寅用爱心善举诠释当代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