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道路建设及养护的调研报告

工交组
2020-08-11

南皮县政协关于农村道路建设及养护的

按照年度工作安排,政协副主席赵伟带领部分政协委员组成调研组,围绕我县农村道路建设及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开展集中调研。调研组邀请交运、财政、发改、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召开了座谈会,在交运局负责人的陪同下,到公路养护中心、施工现场,实地了解养护机械使用、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施工现场管理等情况。与部分乡镇、村干部进行了座谈,并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了解周边县市道路建设及养护工作经验。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的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农村公路共735公里,其中县道四条73公里,乡道8条79公里,村道583公里,全县1个开发区、九个乡镇、312自然村实现公路全覆盖。现有公路桥梁87座,其中危桥6座,计划两年内全部完成改造任务。交运局现有一支15人的专职养护队伍,专用养护设备3台套。

农村公路建设情况:2017年计划总投资2042万元。其中农村公路改造项目20个,21.3公里,投资1028万元;扶贫整合项目24个,66.9万平方米,投资599万元;危桥改造项目2个,133延米,投资415万元。2018年计划总投资6390万元,其中乡级公路项目2个,24公里,投资3204万元;村级公路项目16个,43.2公里,投资2780万元;危桥改造项目4个,103延米,投资406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管养组织缺失,管理体制尚需理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及河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对各级政府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养护管理体制、职责分工及工作要求均作出了明确规定。河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第五条指出: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乡村两级组织在县交运局的指导下,做好乡道、村道的养护管理工作。作为基层政权的乡镇人民政府,依规定负有农村公路养护职责,但按照三定方案,乡镇一级政府没有设置公路管理站所,乡村两级组织缺少有专业技术的养护队伍、设备及必要的资金保障,难以承担相应的责任,法规与实际情况明显不同步。

二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缺口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方面,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养护工程资金,另一部分是日常养护资金。按照河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所需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省级给以适当补助,省级补助标准为每年每公里不得低于县道7000元、乡道3500元、村道1000元。按照这一标准,2015年、2016年、2017年每年拨付我县144万元。此外,省政府设立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每年一个亿,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下达各县,近几年我县每年可争取到约60万元,此外还有一定数额的市级奖补资金,合计拨付资金为220多万元,养护工程资金基本需求平衡;日常养护资金的标准,按规定不应低于:县道每年每公里3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2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合计每年340万元。这一部分资金要由县级财政筹措,受财力制约,这部分资金在财政预算中没有安排。

三是农村公路建设水平不高,附属设施不同步,日常养护不到位,影响通行质量和道路寿命。受预算制约,建成公路普遍存在技术等级偏低、随坡就高、随坑就洼现象,难以承受重车碾压。比如泊南路,通车第二年即开始维修。同时受征地因素制约,路基宽度受限,路肩、边沟、护坡、树带等配套辅助设施难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施工,防排水能力弱,易形成积水,影响路面质量、通行效率和使用寿命。比如正徐路,路面质量较好,上下班高峰期,车流量较大,为周边数万群众出行带来便利。但部分路段路肩狭窄,边沟、护坡等辅助设施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四是养护一线人员不足,专业技术人员后继乏人的问题突出。交运局设有规划设计、预算编制、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等专业技术岗位,因编制有限,已多年未有进新人,施工一线专业人员、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年龄老化问题突出,迫切需要补充新鲜血液。

三、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要求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将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农村公路工作的核心任务,全面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农村交通保障。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近几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高速发展,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公路网络,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们普遍享受到出行便利。但重建轻管的问题突出。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建养并重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多元筹集、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强化监管、绩效考核”的原则,根据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的实际需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农村公路正常养护。

(二)明确职能,理顺体制,建立权责明确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机制县级人民政府及乡村两级组织,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农村公路路面中修、小修、道路绿化、安保、桥涵维修保养、示范路建设、公路设施维修等工程性养护及边沟清淤、沥青灌封、路容路貌整修、粉刷路树、水毁修复等日常性养护。

在人员编制省级总量控制,及机构改革启动在即的背景下,乡镇人民政府设立公路管理机构有难度,可借鉴城乡垃圾一体化的成功经验,引进市场化运行模式,县交运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的分类,制定大中修和改建工程的设计、管理、验收规范性文件,将农村道路养护项目捆绑打包,然后依照规定招标,由中标公司负责施工,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工程建设质量管控及竣工验收。

(三)多措并举,建养并重,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财政预算资金、中央省市补助的专项资金,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农村道路养护资金县级配套部分,是制约村级道路日常养护的瓶颈。

一是道路养护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在县级可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建设资金与养护资金比重,争取把养护资金全额或部分列入年度预算计划,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道路重建设轻养护的问题。

据了解,沧州市属各县市中,任丘市是农村道路养护工作先进县市,该市2018年投入农村公路养护资金1722万元,其中任丘市级财政预算内支付1407万元,省市奖补资金315万元。邻近的盐山县人口、县域面积、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略多于我县,该县2018年共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815万元,其中县财政安排资金447万元,省市各类补助资金368万元。盐山县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省市拨付部分及县级安排资金量均明显高于我县,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是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目前全县共有84个扶贫村,近两年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开发工程,累计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新修村内外道路100多公里,贫困村居民出行环境明显改善。为保护好来之不易的扶贫成果,让扶贫道路发挥出长期效益,可利用光伏发电、温氏养猪等扶贫产业带动项目收益资金,在扶贫村试点农村道路养护项目整体外包,由中标公司负责村内外道路养护工作。待运作成熟,县可用财力充分时,在全县其他村推广。

三是做好道路进档升级工作。原省道正港路已升级为国道,省道沧宁路也将升级为国道,部分县道也将升级为省道。升级后的道路养护资金有了根本保障,养护水平也将明显提升。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更多条道路列入国省干线体系内,获得更多的、稳定的资金支持。

(四)规划站位高起点,适当提高建设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的实际,要相应提高县道、乡道、村道建设标准,新(扩)建道路路面宽度一般不低于六米。主管部门在编制公路项目规划时,要统筹考虑路面、路肩、树带、边沟等公路设施,根据地形地貌、征地情况,合理设置排水、绿化、路标等辅助设施,整体提升农村公路建设水平,努力做到路面整洁无杂物,排水畅通无淤积,确保建设质量和寿命,打造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通行环境。

(五)加大考核力度,促进农村道路养护水平提升。县交运局协同乡(镇)政府、村委会,做好村道的日常养护工作。为提高养护质量,激发做好农村道路养护的工作积极性,县交运局每年可组织一到两次农村道路养护情况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六)引进人才,解决养护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断层问题。县交运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需要及时补充所需的质检、设计、预算等专业技术人员。所需人员可在现有空编内解决,也可以事业身份招录人员,不断补充人才,优化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知识结构,强化管理职能,不断提高养护质量。


分享